講一個來自知乎網友的真實經歷。

01、為什么組員不喜歡的主管上面的高層喜歡
1.運氣不好
第一種人最省事,八面玲瓏,左右逢源;
第二種人不能輕易得罪,只有大BOSS能治;
第四種人雖然麻煩,但是分分鐘都在作死,不會久留。
第三種人最可恨,眼睛長在頭頂上,媚上欺下,得了便宜還賣乖。
上面那位知乎網友顯然運氣不太好,遇到了第三種“比目魚”主管。
2.中層天然受高層青睞、受基層憎惡
作為直接管理者的中層,有時是有天然原罪的。
畢竟組織要成功,不能每個人都做人,得要有人做事,中層做的事是“管人”,基層是“被管”的人,天然是一對矛盾。
況且,中層與基層朝夕相處,下屬通常不會了解上司的辛苦和優點,卻善于捕捉上司的短處和缺點。
另一方面,高層對中層的愛憎與基層的感受是相對獨立的。
在熱帶雨林中,植物為了爭奪陽光都拼命向上長、四下伸展枝葉。這個太陽就是大老板,從太陽的角度,只能看到高大的樹木。
中層的擋住了基層的太陽,所以太陽照不到基層的情況,這叫“遮蔽效應”。
3.高層和基層,存在利益博弈
高層和基層的矛盾,是資本和勞動力的矛盾,也是一對天然矛盾。
每次公司例會,大領導都會對中層反復強調:你們現在都是公司的管理層了,要從公司角度看問題,要堅決執行公司決定,維護公司利益……
每次部門例會,下面兄弟都會反復要求:老大,你是我們的頭兒,你是看見的兄弟們這么辛苦,你得幫我們爭取爭取……
裁員的時候,大領導說,裁掉一半的人,別給他們賠償;下面的弟兄說,給我N+1賠償,我就算被裁也心滿意足了……
所以,有些時候,中層要么拿著基層的利益去討好高層,要么拿著高層的利益去討好基層,要么兩邊都不受待見,想要兩邊都接受你,是很難的“平衡術”。

02、小人易做,君子難當
自古以來,小人易做,君子難當。
五代時有個官叫做馮道,歐陽修罵他“不知廉恥”,司馬光更斥其為“奸臣之尤”。
但是,馮道卻是一個官場“不倒翁”,“歷仕四朝,三入中樞,在相位二十余年”。
有本書,叫做《榮枯鑒》,據說是馮道寫的?!稑s枯鑒》頗有一些為官、職場的大實話:
“悅上者榮, 悅下者蹇?!?/strong>
這話言簡意賅,意為讓上面的領導高興的,日子好過;讓下邊群眾高興的,工作難做,命途不順利。
為什么會這樣?下面還有一句:
君子悅下,上不惑名。
意思是,君子對下邊的人好(會有個好名聲),但上邊的人并不覺得你的好名聲對他有什么幫助(相反,很可能有威脅)。
這怎么理解?舉個例子。
東漢軍閥劉表手下,有兩個獨擋一面的部署,一為劉備,一為黃祖。
按說黃祖處處不如劉備。
劉備文韜武略,手下兄弟個個孔武有力、能征慣戰。給他幾千人馬駐扎北邊,曹操沒有10萬大軍,便不敢來犯。
黃祖貪鄙無能、性情暴躁。讓他守江夏,若不是孫策死得早孫權年幼,江夏早就姓孫。
然而現實是,劉備來了沒倆月,劉表就不高興了。
因為劉備的魅力太強,給了他的兵,馬上就會死心塌地跟著劉備干,許多劉表想見都見不到的名士,居然主動上門給劉備幫忙。
再看黃祖,雖然在江夏“人嫌狗不待見”。但他對劉表總是佩服的五體投地,讓人越看越愛。
對于大BOSS來說,“君子悅下”很可能是想做革命家,革命家革誰的命,當然是大BOSS的命。
所以,君子難當,小人易做。
有些手握重兵的大將,出發前都會主動求取重賞(比如王翦),也有的開國大將打了勝仗,會縱兵剽掠,這些行為不單單是貪圖財富和性情暴烈,而是為了自毀聲名,讓大BOSS安心,這叫“投名狀”。
《榮枯鑒》還有一句話:
“小人悅上,下不懲惡?!?/strong>
意為,盡管小人主管媚上欺下,但是下屬并不能拿他怎么樣,下屬只能離職跳槽,但對于小人主管來說不痛不癢,老下屬走了加錢換個新的上來就是了。
看問題要看到本質,《榮枯鑒》對“孰本孰末”的界定很厚黑,很現實:
“上疑禍本,下棄毀譽,榮者皆有小人之謂,蓋固本而舍末也?!?/strong>
大BOSS的不信任,會傷及你的根本,下屬的反對頂多就是讓你的名聲受損。
那些榮華富貴在握的“小人”,其實是成功者,因為他們抓住了根本,舍棄了細枝末節。
相反,那些備受基層愛戴的“中層君子”,很可能被邊緣化,大概是因為他們“舍本逐末”了吧。
不得不承認,馮先生把中國人看得很透徹,不過,他幫助我們理解一個現象,不代表我們要接受他的價值觀。
我認為,本和末是相對的。
中層的權力之本在高層,但是高層的權力之本卻在基層,企業的根本在人力資源。
馮先生換了四個老板,“公司”挨個垮臺,這是高層之本垮臺了,讓中層同樣成了無本之木,說明權力本身是個閉環。
更何況,馮先生是“公務員”,所在的朝廷同一時期,獨此一家或幾家,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。
現在的職場,是個開放系統,對于一個孜孜進取的人來說,商譽非常重要。
而且,下屬的職位技術含量越高,中層就越不能媚上欺下,因為人都跑完了,活兒就沒人干了。在壁壘越高的行業,行業圈子越小,商譽就越重要。

03、三類高層喜歡但組員不喜歡的主管
職場中,有三類高層喜歡的主管,基層員工要警惕。
1、【無頭蒼蠅型】錯把瞎忙當認真
工作是千頭萬緒,但是穿過針眼的絲緒,一次只有一根。
有一類主管,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。
看似認真、有沖勁,每天忙前忙后,也經常加班加點,但卻工作缺乏全盤性和系統性。
正所謂“將帥無能,累死三軍”,自己無能,把自己累壞就算了,還拖著團隊一起一起當無頭蒼蠅整天瞎忙。
某公司來了一個空降高管,空降高管為了展示自己的創造力,要求營銷部門每月要舉辦一場主題活動,比如半馬、時裝秀、書法比賽等等,并讓客戶們來冠名贊助。
當大家辛辛苦苦準備好策劃案、政府審批、訂好物料后,這位經理興沖沖的拿著方案跑到客戶那里,客戶聽到有活動很高興,但一提到“贊助”、“拿錢”,馬上一口回絕。
財務部門當然也沒有這方面的預算,所以,結果是部門所有人的加班加點,都是白忙活。
但無頭蒼蠅型主管高層為什么會喜歡呢?因為看著他整天很忙,很投入的工作,匯報的時候有話說,讓高層誤以為這是一個認真努力的好同志。
2、【后宮娘娘型】皇帝是我一個人的
有位網友從互聯網公司跳槽到一家傳統制造型企業,面試時聊得挺好,但一入職才發現自己跳進一個火坑。
原來,他發現了一組數據,他加入的這個部門成立不超過3年,卻創下了超過100人離職的紀錄。
報到的第一天,該網友就被主管請進了會議室,先是一通熱情地噓寒問暖,讓人如沐春風。
但突然間話鋒一轉,主管馬上變臉,冷冷說道:“我知道你是老板重金從某互聯網公司挖過來的,但你要清楚,在我們部門只有我這么一個老大!”
幾天后公司召開全公司員工大會,老板也出席,老板在講話中還幾次提到了他是互聯網企業的精英,還請他上臺做交流。
沒成想會議一結束,主管立刻把他叫到會議室,關上門就大叫:“你剛才上臺得到我允許了嗎?沒得到我的允許就和老板對話,叫越級,這是職場大忌,知道嗎!”
娘娘型的主管是向上交流的壟斷者,仿佛老板是他一個人的老板,場面上慣于表演謙卑和實干,但是私下里卻對組員無限打壓,不讓組員出一點風頭。
3、【花蝴蝶型】辛苦是你的,功勞是我的
花蝴蝶型主管,是把表演能力在職場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一類主管。
這類主管一般能力非常普通,他很討厭繁瑣辛苦的執行工作,但他們向上匯報和展示的能力卻是一流的。
比如做一場活動,辛苦在后面策劃布置的人未必有他,但接待重要客戶,接受老板褒獎的一定是他。
只要是有老板出現的地方,他就會很聰明的把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,把光環統統集中在自己身上,老板自然喜歡他。
但是組員再苦再累,也干不過這些做“PPT的”,自然不會喜歡他們。
04、結語
上面我們主要討論了“比目魚型”主管,但是天底下除了比目魚型主管,還有成熟稻穗型主管、革命家型主管,以及穿著新裝的皇帝型主管。
員工工作心情的好壞,多半取決于他遇到什么樣的主管,但其實也取決于他如何看待與直接主管之間的關系。
求職者遇到什么樣的主管,除了憑運氣,還可以主動“背調”。
求職者不妨在面試的時候,向HR打聽打聽主管的為人和管理風格,也可以在脈脈這類職場社交平臺提問。
也可以打聽打聽公司企業文化和創始人的背景信息。雖說,作為創始人和高層,整天想的是如何提高盈利,而不是基層是否討厭一個主管。
但是,企業文化是一個篩子,會把相似的人篩進來,企業文化很大程度也是企業創始人個人特質的投射。
因此,求職者也可以通過了解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和領導風格,來判斷中層主管的與自身的匹配度。
與此同時,員工也要嘗試理解自己的主管。
中層主管人員其實是一個兩難的角色,中層主管人員干得怎么樣,有一半取決于他遇到什么樣的高層。
當你的直接主管對你不好的時候,你要掂量掂量他有多大的選擇余地;當你的直接主管對你很好的時候,你也要掂量掂量,他付出了多大的成本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