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智聯招聘
正值畢業季,智聯招聘打造「靠譜新人請上場」畢業主題公益訪談,邀請了數位往屆靠譜前輩,分享他們的職業人生。
希望他們的故事,能為2023屆畢業生提供多元職業參考,更好地解鎖職場人新身份,開啟職場之路靠譜上場。
本期嘉賓
@劉昊
2018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生
從底層魔術銷售到春晚魔術策劃人
電視魔術、劇場魔術、街頭魔術、剪輯魔術……魔術師們一直在探索體驗的邊界,創造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瞬間,而魔術策劃人是這背后的推手。
下至月薪幾千,上至月薪十萬,靠能力吃飯的魔術行業,究竟需要哪些能力?策劃一場面向數十億觀眾的春晚魔術,又需要走多久?
2009年春晚,劉昊第一次接觸到了魔術。十年后的又一次春晚,他把自己的魔術師親手推到了春晚一號廳的門口。
2009年在電視上看到劉謙,讓劉昊產生了對魔術的興趣。他自學了幾個小魔術變給同學看,他們驚喜的眼神讓劉昊決定要成為一個魔術師。
2018年畢業后,他毅然選擇了與自己計算機專業毫不相關的魔術道路。
從魔術銷售,到魔術道具的制作,再到幕后的魔術經紀人,一直到央視春晚魔術策劃,劉昊把魔術當成一門綜合的學科來學習。
為了保證藝人們能夠呈現精彩的表演,了解電視節目制作的相關原理也成為他工作的一部分。
在合作過不同的導演組后,他開始籌備自己的魔術綜藝IP項目。
針對應屆生入行,劉昊特別建議要關注成長空間。
而足夠的成長空間就意味著要多學習、多思考,或者像劉昊說的,“想法要比較野”。
魔術行業在他看來還是一片藍海,屬于“門檻低,天花板高”,有多大能力,就可以有多少收獲。月入幾千或是月入10萬,全憑本事。
相較薪酬,“魔術從業者成就感更多是來源于魔術發生的那一刻,觀眾獲得的體驗感和驚喜感”。
當愛好成為職業,劉昊剛入行時的熱情,也逐漸消磨殆盡。
在他迷茫于行業前景,決定是否要轉行時,是魔術師前輩王禹給了他信心。
相比于劇場等新興的魔術表演,電視魔術實際上賺得并不多,而王禹卻一直堅持了下來。
“總需要有人為這個行業發光發熱,這樣才會有新人進入,這個行業才會有未來。”王禹的一句話讓劉昊意識到了行業責任感。
2019年的某一個工作日,他臨時收到通知,要帶藝人出差錄節目。上午通知,下午就走,節目錄制安排完全是一片空白。
經過三夜的通宵策劃,到終于要錄制的前一刻,導演組決定還要調整。
在第四個幾乎通宵的晚上,不忍辜負魔術師的期待與付出,他堅持與節目組溝通。
除了順利推進錄制,還額外爭取到了一個中插廣告的權益。節目播出后的反響不錯。
這一次出差成為劉昊記憶最深刻的經歷。正因為看過前輩的堅持,他不放棄任何一個表演的機會。
在爭取春晚節目時,他和團隊先后準備了21版不同的方案,花了大半年時間,在節目保密的壓力下晚上排練、白天休息,晝伏夜出。
最后看到自己的藝人如愿站在春晚一號廳的門口時,那一刻的成就感,讓劉昊覺得推翻再多的方案都是值得的。
有高光時刻,也有棘手的時刻。
因為一次藝人的失誤,幾個品牌之間的合作關系受到影響,品牌方的問責讓劉昊頭皮發麻。
但魔術行業“創造不可能”的一面,讓他快速冷靜下來,分析品牌方的訴求,快速提交了替補方案,解決了問題。
在觀眾面前,魔術師心跳得再快,也要冷靜地完成表演。
劉昊正是這樣,能夠在快節奏的工作中,有條不紊地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。
面對不同的觀眾,也要有很強的隨機應變的能力,保證演出效果。這也間接提升了他商務社交的能力。
人生本就是一場大型逃脫魔術,敢想敢做的人總能一次次順利脫險,于不可能之處創造可能。
回顧畢業時的自己,劉昊感謝當時放棄計算機行業高薪,毅然選擇魔術行業的勇氣。
對即將步入職場的應屆生,他想說,“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的潛力,堅持你所熱愛的一切”。
留言說說,你如何看待把愛好變成職業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