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智聯招聘
正值畢業季,智聯招聘打造「靠譜新人請上場」畢業主題公益訪談,邀請了數位往屆靠譜前輩,分享他們的職業人生。
希望他們的故事,能為2023屆畢業生提供多元職業參考,更好地解鎖職場人新身份,開啟職場之路靠譜上場。
本期嘉賓
@那任欣
2005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畢業生
前互聯網產品經理,北山North Mount主理人
放棄百萬年薪,開啟創業旅程
網絡上常有人調侃,35歲+互聯網人的宿命就是被優化,要么被“性價比”更高的年輕人替代,要么被長期的瑣碎工作消磨了熱情。
智聯研究院發布的《2023年一季度人才市場熱點快報》顯示,85%職場人認為存在“35歲門檻”。這一調查發現,也揭示了當下職場人的年齡焦慮。
本科畢業18年后,那任欣迎來自己的“35歲門檻”,他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人生該何去何從。
面對35歲職業危機,那任欣選擇辭職創業。經歷過互聯網行業紅利期,他深知職業選擇與努力同樣重要。
2005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畢業后,那任欣進入互聯網做產品,大廠經歷給了他“開闊的眼界”。
正值互聯網風口,他從畢業時年薪幾萬,一路做到年薪百萬的大廠產品總監,他了解行業紅利能給個人帶來的收益。然而,十八年來始終沒有一款屬于自己的“產品”,讓他產生了離開的想法。
辭職前,那任欣問了自己三個問題。
“我是否愿意再繼續消耗自己的時間、精力、心血去完成別人不確定的目標?”
“互聯網行業增速放緩,是否還能繼續為實體經濟添磚加瓦?”
“我需要賺多少錢才能滿足自己的安全感?”
原先公司業務方向的一變再變,讓他常常被瑣事包圍。當個人目標與公司方向無法對齊,他選擇相信自己的能力,追逐自己確定的目標。
而疫情過后,實體經濟開始復蘇,多元就業越來越成為新的趨勢。與其在互聯網行業“縫縫補補”,他更愿意從一磚一瓦開始打造一家屬于自己的店。
對于薪資,他認為錢永遠達不到“安全”狀態,即使離職前已經做到年薪百萬,他依然無法擺脫危機感。既然如此,他說,“不如早點追求自己想要的”。
還在互聯網供職時,那任欣經歷了從負責to C產品到to B業務的轉變,為某天氣APP簽下了國內所有外賣平臺的氣象服務,這成為他深入調研餐飲的一個窗口。
憑借著對行業的長期觀察,帶著大廠培養出的一身本領,他推出了自己的日咖夜酒品牌——北山North Mount。
綜合投資規模和開業周期的考量,他選擇盤下北京的一家空置酒吧來翻修。他說“創業嘛,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要物有所值。”
在申請營業執照時,他先嘗試咨詢了轉照和代辦,對方報出了幾千甚至上萬的費用。于是決定自己從頭開始收集信息,經歷了反復修改合同、三次被市場監管局駁回,最終實現了0元拿下營業執照。
有了前車之鑒,在店面裝修上他也放棄了報價十五萬的設計師,自己聯系了幾位裝修師傅,多番對比后定下了方案。以不到四萬的總價,翻修了140平米的酒吧,連門板都是他自己在咸魚上淘到的。
身為創業新人,那任欣有成熟的商業視角和自己的審美,而沒有身為老板的包袱,在不到一個月內就跨越了店鋪選址到試營業的過程。
關于為什么選擇雞尾酒進行創業,那任欣有生活體驗和市場前景的考慮。
過去職場上遇到講不通的問題,他會拉著同事和朋友們坐下來,聊天吃飯、喝一杯茶、飲一杯酒、運動一下、看看風景等等。
“享受工作而不硬著頭皮工作”的態度,讓他對雞尾酒自帶的微醺屬性,有天然的好感。國內又恰好缺乏雞尾酒文化的普及,市場還是一片藍海。
他在餐飲平臺推出“免費試”活動,邀請顧客到店里分享他們的故事,免費為他們定制一杯雞尾酒。
一位顧客因為喜歡的藝人來到北京,意外有了加入藝人工作室的機會,卻又因為自己原本的醫學專業,陷入了職業選擇的兩難。聽了她的故事,那任欣給她端上一杯名叫“北京加速”的特調,收獲了一位忠實顧客。
試營業期間如何增加曝光是他最大的擔憂。后來通過結識做精品服裝搭配的鄰居,那任欣定下了定期調酒體驗課活動。抓住這個機會,他接觸到了不少私域客戶,讓客流量又多了一層保障。
他創立的雞尾酒品牌不單單是賣酒,而是一種體驗經濟,這才是他認為值得開拓的市場。
開業前,那任欣也面試過不少應屆生,當被問及會給怎樣的應屆生發offer,他說“人品最重要,其次看獨立思考和以目標為導向的能力”。
面對“還要不要進大廠”、“想創業該從哪里入手”等等選擇難題,他鼓勵應屆生“首先不要怕錯,年輕就是可以犯錯的年紀”。
學會挖掘自己的愛好也很重要。雞尾酒對那任欣來說,不是一些人所認為的“小甜水”,而是類似香水一樣有前中后調、需要細細品味,背后更承載了一種社交文化。
學會如何品鑒,才能喝到好喝的雞尾酒。學會思考和試錯,才能找到合適的職業道路。
對即將步入職場的應屆生,他還建議,“一定要有一個自己喜歡的副業,當主業不滿意的時候,能隨時把副業當成主業”。
留言說說,你有自己喜歡的副業嗎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