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智聯招聘
正值畢業季,智聯招聘打造「靠譜新人請上場」畢業主題公益訪談,邀請了數位往屆靠譜前輩,分享他們的職業人生。
希望他們的故事,能為2023屆畢業生提供多元職業參考,更好地解鎖職場人新身份,開啟職場之路靠譜上場。
本期嘉賓
@李艷
2023屆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畢業生
00后公益人,就職于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
今年夏天,又一波高校畢業生走出了校園,來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。
如今,是一個職業多元化的時代,也是就業環境瞬息萬變的時代。2023屆畢業生,該如何選擇職業道路,成為了一個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。
作為“畢業大軍”中的一員,李艷也面臨著同樣的困擾。擇業路上,她最終選擇堅持內心熱愛,投身公益事業。
目前社會對于公益事業的關注度在不斷提高,公益事業涉及的領域也日益豐富。中國綠發會作為一個致力于自然環境保護的組織,在拯救瀕危動植物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,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其中,這里面不乏像李艷一樣的00后。
在綠發會里,李艷是最年輕的成員之一。曾經被斷言為“不懂感恩”的“Z世代”,如今已經成長為公益事業發展的新勢力。
在李艷看來,“公益”并不是什么宏大磅礴的詞匯,它代表著每件具體而微的善舉。
今年2月,李艷偶然間在智聯招聘上看到了中國綠發會的招聘信息,抱著能夠奉獻社會的念頭,她立刻投遞了簡歷。
幸運的是,李艷順利通過了面試和筆試,成功入職綠發會,成為了一名行財助理,并在6月畢業后成功轉正。
提到為什么決定加入中國綠發會,李艷的回答是“因為中國綠發會倡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宗旨打動了我。”在求職過程中,李艷也收到了其他公司的offer,但經過綜合考慮后,她最終還是選擇了中國綠發會。入職后,李艷看著身邊同事不畏寒暑、沖在前線,她更堅定了自己從事該行業的決心。
第一天入職的李艷還處于懵懂狀態,她既興奮又緊張。“對剛步入職場的我來說,最棘手的問題莫過于工作環境的陌生和工作內容的陌生。”顯然,從一名學生轉變成為職場人,她還需要時間去適應。
面對角色轉換,李艷最大的感受是與校園的單純相比,社會環境更為復雜,這種反差讓人覺得困惑和消沉。
但李艷相信只要“正視自己的不足,不斷學習進步”,就一定能在職場里如魚得水。
中國綠發會主辦的公益項目非常多,涉及領域也非常廣,主要工作是恢復那些被破壞的環境,以及保護瀕危動植物,同時呼吁公眾一起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動中去。
提到生物多樣性保護,大多數人會想起那些在前線奮斗的志愿者,卻很少有人注意到這樣一個大型公益組織幕后的工作人員。他們同一線志愿者同等重要,沒有他們在幕后的支持,整個公益項目就會停擺。
而李艷就是這群幕后人員之一,她的日常是處理單位的行政和財務工作。雖并未親去前線,但隨著在工作中耳濡目染,李艷的環保理念也發生了改變。
看到地球上的森林、湖海、濕地等自然環境遭到破壞,她十分痛心,李艷慢慢意識到“環保”二字不僅是個人的事,還關聯到整個社會。
作為一名公益人,更應該肩負起自己身上的社會責任,踐行環保。雖然能力微小,但能夠為中國的環保事業貢獻出一份力,她由衷地感到高興。
做公益并不難,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熱愛公益、樂于奉獻的心。“公益行業的工作價值并不低于其他職業,做好公益性的崗位可以提高自身素質和社會責任感。”
李艷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,她能夠去到一線,親身體會。同時她也盼望有更多的應屆畢業生加入到公益事業中去,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,也能夠實現社會價值。
剛畢業時,面對巨大的就業市場,李艷很迷茫。但在無數次求職后,她明白了“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,一定要主動積極去投簡歷、和面試官溝通。”只有不斷嘗試、不斷接觸,才會更加明確自己的職業期待。
撞過“南墻”之后,在中國綠發會,李艷發現了自己一直以來對公益事業的熱愛與向往,即使公益行業薪資相對不高,她也樂在其中。
作為應屆生,剛進入工作單位,一切都是未知數,不知道該做什么,做什么都怕錯。面對這種情況,李艷表示“不要怕暴露自己的缺點,不會做就去問。趁年輕,多試錯。同時就是心態要穩,求職中態度誠懇,工作上積極主動,不斷發展自己的潛力。”
時代日新月異,現在年輕人所面對的職場更是復雜多變,但同時這也意味著畢業生求職時擁有更多可能性。
正如李艷所說“青春是有限的,不能在猶豫和觀望中度過。”所以,大膽走向前吧,未來屬于每一個年輕人。
留言說說,你如何看待將公益事業發展成職業?

